读中庸有感1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的做事原则对于指导我们的言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教育的发展已呈日新月异之势。教材在不断更新,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增加一些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断更新,科技创新的新世纪要求培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变以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视野在信息化时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会的事情他们能驾轻就熟。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准备”的重要性,无论言行只要事前准备充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唯有“准备”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下一代。
教师的“准备”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准备,二是行动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绩的好坏通过一两次考试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质量的优劣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融入社会后他(她)能否创新就是检验的标准。教师教出一个分数较高的学生比较容易,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却相对困难。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行动的准备才有目标和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首要的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外部的教育动向,重视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怎样体现;更新知识储备更是教师工作的重心。教师与学生是一桶水与一碗水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知识不仅要宽泛,而且要有深度。农村学校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面太窄,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谈到深度,我们的教师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如果学生询问下一个学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关知识,我们往往会以“我讲了你也听不懂”加以搪塞,这样的回答对学生的伤害有多深我们思考过吗?
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游刃有余,我们必须制定终身学习计划,像久旱逢甘雨一样坚持学习;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研究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研究学生成长的环境,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对一班学生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并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给了我启迪,同时也给了我力量。亡羊补牢从现在开始进行知识储备将成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
读中庸有感2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读中庸有感3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平衡态。
读中庸有感4
本月共读的是《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说实在的,可能源于儿时的阅读习惯,对于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字一直都不是我偏爱的,所以这一本书也读起来很费劲,感悟也不是特别深刻,只能潦草记录。
《大学》中我最认同的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向外的学习,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格物与致知,是由向外学习到自我的内在体悟;诚意与正心,主要是内在存养与省察的功夫;修身是具体的言行修养,也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责任;后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实践与扩充。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不能“修身”,那么很容易被这些纷扰所左右,甚至走向偏颇的方向。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静下心,修身养性,只有丰盈自己的内心才能谈更大的远方。
中庸之道,几乎成为很多中国人标榜的行为准则,那么到底何为中庸?可能是言行不要偏激,态度力求温和,但中庸也可能变成表面的客套,以致失去一份真诚的心意,或为了息事宁人,以致不再坚持原则,但其实“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也就是说真诚到极点的人,行善没有片刻止息。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天地万物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这也是我们本该在生活中的一种心态与智慧,这样才能面对那些生活的那些烟火气与恼人愁。
这本作品分为原文、译文、注解几个部分,特点是注解部分不是单纯的解释词句,而是融汇了傅老师的见地,这些属于大家的智慧与思考,读来还不错,但深入了解,还需细细品读。回过头追随古之圣人的脚步,走一遍孔孟之道。探索古之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或许能给迷茫的自己带来一缕希望。
读中庸有感5
中国是个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也数不胜数:《论语》、《大学》、《中庸》……可谓是夫源远者流长,根生者枝茂!
《礼记·中庸》是一部儒学家经典书,它在经学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学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这部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回味无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正是如此,也确实不错。明代的“土木之变”后,明朝皇帝明英宗被俘虏,群龙无首,整个北京城上空弥漫着恐怖的氛围,许多大臣都要迁都以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这时,于谦站了出来,说:“我们不该丢下京城,我们要齐心保卫北京城!”于是,于谦就着手整治军队、收敛败军、招募民兵、打造器械盔甲、聚集兵粮……在于谦有条不紊的指挥与准备下,军队士气上升,兵粮充足,北京城城防加固,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后,主动出击,打败了瓦刺军,一雪前耻!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文中在大臣们提出迁都的建议之后,于谦站出来反对,也细心的准备好了一切,最终打败了敌人。恰恰相反,于谦虽然站出来反对了,但是没有准备行动,纸上谈兵,那么明朝的后果是什么呢?
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准备不当,有可能一个整体的命运会被你摧毁。比如,在一次接力赛中,你的队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到你那里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准备好,给大家拖了后腿。这时你会都么得懊悔啊!大家的努力就这样毁于一旦,留在自己心中的却只是后悔!而你有可能会想:如果我准备好了,结局是否会被逆转?那我收获的不是满满的自豪和喜悦吗?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一次的期中考试期间,我明明知道了要考试,可是心里就想:这些考试的基本题目我都掌握好了,不用复习也可以,作文也写的挺好的,不用再度去复习,反正考的都是书上的,而且只要我用上好词好句、把开头和结尾写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去看作文书,至于数学嘛,只要细心不要把题目算错,把公式背好,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英语只要背就行了,不要太复杂。心里想着这些,我就拿起一本漫画书看了起来,一连好几天的都是这样。直到期中考试那天,题目才让我大吃一惊,有些题都没接触过,怎么做啊!我心里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自己觉得可靠的答案就行了。做完了艰难的第一题后,作文可是也让我吃惊,是一个根本没有写过的,我心里就慌了,只好跟着要求胡乱写了一通。最后发下试卷来,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预料中的那么好。我非常后悔,真希望时间倒流啊!可惜,一切都挽救不回来了,都怪我没有准备好!
我反复的去琢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谛,才发现,其实只要你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去努力奋斗,成功保准是十拿九稳!
(指导老师:潘莹)
读中庸有感6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庸》是我国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
“中庸”的“庸”说的是“适中”的道理虽然平凡无奇,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的确,“中立而不倚”,“过犹不及”这样的生活态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学鸿儒所追求和坚守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信条。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蕴藏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崇尚的均衡美与对称美。
大到国家元首,小到寻常百姓,都对“中庸之道”有不同程度的青睐。邓小平同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收回香港主权,三次跻身美国时代杂志亚洲英雄榜。究其根源,是因为他把前年之前的“中庸思想”与现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读中庸有感7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我也读过许多书,有搞笑类的’、科普类的、故事类的等等许多种类图书。可以说,每一种图书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
这个暑假,按老师布置的任务,我读了《中庸》这本书,本来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读书作业而读书,可是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被震撼住了。里面都是一些很深奥难懂的东西,但是由于书的后面有注释,理解起来也会变得非常方便,再加上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去问问爸爸,所以,我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印象十分深刻。书中第二课有这样一个内容: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段话最终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君子和小人对做事的态度不容,结果也就不同,什么事情都要要做到适中,不能太过。而假期里发生的一件事情,也让我对中庸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一天,我和朋友李明轩玩积木,要拼成一个大楼房,玩到一半的时候,我的弟弟来了,他也想和我们一起玩,看到平时顽皮的弟弟也想插手,我有些犹豫。经不住弟弟的再三要求,我俩还是点头同意了。又拼了一会,终于快要完工了,就在这时,弟弟调皮的习惯又来了,故意把大楼碰倒。眼看自己辛苦的工作成果一下全没了,李明轩大怒道:“你要干什么?这是我们一起拼出来的啊!”感觉到他还要上去打弟弟,我连忙制止说,你批评一下他就行了,毕竟他还小啊。如果要是换成你的弟弟,你会怎么样对待?如果你执意不能原谅小弟弟,那么也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啊,接着我又开始教育起弟弟,最终也让弟弟进行了赔礼道歉,就这样,一场矛盾才得以消除。
《中庸》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后,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和领悟《中庸》的思想,使其融入我们的生活,教会我们做人和做人的道理。
读中庸有感8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因为国学知识竞赛,有幸欣赏了此书。
“中庸”——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它还教育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人的规范——“五大道”(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和“三达德”(智、仁、勇)……它使人读过后,回味无穷,细细体会,就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这真可谓是“温故而知新”呀!它让我们有了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气魄和胸襟。
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修养我的人性。
一天,我回到教室,看见一个同学从我的桌边走过,我的铅笔盒被他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地上,只听见“叮当”一声,破了。我见了,正想冲过去发作,但想到了最近正在读的中庸,我的心头,似乎有甘露浇灭了怒火。我毅然走过去,把铅笔盒捡起来。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从那以后,我和他成了一对最好的朋友。
《中庸》,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庸》,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庸》,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中庸”的之人!
读中庸有感9
近来卒读《大学》《中庸》,使过去支离的认识有了较为完整的眉目。
二千多年前的古人的思想实在令今人所不及——岂止不及,简直令人汗颜。他们对至纯、至善、至美的追求,对道义的恪守,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这与以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而自诩的中华民族而言,不啻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也许你会说,国学热正在悄然兴起,全民都在期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国学热的背后有多少虚伪的因子,有多少人仅仅寄希望于物质和利益的“伟大复兴”。国学需要倡导,传统需要继承,古人优秀的思想更要传递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首先应该是思想的复兴,没有思想的复兴,便难有民族的凝聚。
然而,在利令智昏的当代社会,有钱才是王道,一夜便可成名。企图让人心复古,堪比天方夜谭。偏激乎?悲观乎?看看你的周围,看看现实的社会,多少人为了利益,可以罔顾一切。仁爱和道义在所谓的“成功”面前已沦为笑柄——谁提仁爱和道义会被视为异端一般,固守道义和原则的人简直就是当代“窝囊废”。
昨日,群众又围攻了县委大院。面对竭力劝解的工作人员,一名妇女振振有词:“……你们上班的退了休还有工资,农民咋就没有,咋不把你们的钱分给俺们点……”我愕然!“政策不是对农民挺照顾吗?他们怎么还要分别人的工资。”我乜了一眼乌压压的人群,不由得把手伸进空空的口袋,匆匆赶往学校。
早上5:00,一则消息彻底打破了我的睡意。某某省某某中学,一名十七岁的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拔刀刺向老师,老师受伤,幸无大碍。这样的事件近年已经发生过多起,如今并不令我十分吃惊。让我吃惊的是,结果该生遭到旁边众教师的“群殴”(原文用词),倒地后送医,不治身亡。当时我就懵了……我几乎想得见老师们的义愤填膺,但我又分明感觉到无比心痛,我们——我无法不把自己放在在这个行列当中,尽管事件与我无关——是悲剧的制造者,更是受害者!
如果说那名妇女的无理昭示了社会的戾气的话,那么,这出由师生上演的悲剧则直指教育的苍白。学校是社会芜杂的净化器,学校是高尚德行的守护神,然而,师生尚且如是,何怨妇女者更众!难道,这真是我们身处的现实吗?
窗外,一群初三的孩子们在追逐打闹……
忽然,心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磁性又安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
我不由端坐,深情默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眼前,渐渐模糊。窗外,一颗篮球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读中庸有感10
读《中庸》有感——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道德学说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文章,相传是战国时代的子思所著。到了宋代,《中庸》和《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明、清两代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中庸,最简单的理解为不偏激、不偏执于一端的意思。《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老子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界中偏激的事物都不长久,人与社会亦是如此,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随便一提,几乎在相同的时代,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中庸之道,他认为每种德性都位两个极端的中间,比如不够勇敢是懦弱,过分勇敢是莽撞,勇敢位于懦弱和莽撞之间。中庸之道不但是德性之理,也是万事万物之理,比如亚里士多德还阐述了中庸之道运用在医学和政治上的例子。
《中庸》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把万事万物之理(自然法则)和人联系起来了。万物的禀性是“天命”,是上天赋予的,也就是自然法则。这里“天命”的“天”,是自然之天,但如果你把它理解为宗教之天,也无大碍,因为不管是从自然哲学的角度还是宗教的角度,万物的禀性都是来自于那个“最高的命令”,人力不可更改。老子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地保持着自己的禀性,所以人保持自己的禀性就也是在尊道而贵德了。
所以接下来的一句是“率性之谓道”。此“道”可以理解为天道,也可以理解为道理。前面说了,尊重人性,就是尊道而贵德,也是尊重天道。而这天道,于人来说就是道理。人性如此,道理就自然如此,如果有人要逆着人性去干,别人就不会认同他说的理。《论语·宪问》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所说的“直”,就是率性的意思,此“直”体现的是人性之真,因此而自然。
天命赋予了我们人性,顺着人性所做的事才合乎道理。以德报怨,是贤过了头。贤过了头,就和不贤一样。以德报怨,不合乎人性,所以人世间没有这个道理。天道(自然法则)、人道(道德伦理)不是没有关连的,更不能相背离,连结天道和人道的,正是人性,因为它即是“天命”,又是人在社会中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间的道理。
第三句的“修道”不是道教说的“修道”。道教的修道,求的是长生不老之类的事,是逆着天命的,也是逆着人性的。理论上人要摆脱自然法则给矛人的束缚,才能得道成仙,所以道教和佛教一样,都要摆脱人的七情六欲。所以荀子评价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而这里的“修道”是建立在“率性”的基础上的,所以应该理解相反,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意思。懂得人与人交往的道理就是教,比如子张太贤,子夏不贤,孔子都不满,因为太贤与不贤都违背了人性,非率性而为,孔子教以中庸,不使弟子走向极端,以合人的常情常理。
教人中庸,首先是教人以真。率性是道,即是天之道,也是人的道理或者道路。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教。教即是言传身教的教,也是教化的教,文明的意思。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文明。
读中庸有感11
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读中庸有感12
中庸,“四书”之一,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阐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中和。子曰:“中庸其至矣乎!”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其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第一章便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统照全篇。
全书字字可读,但很难读懂,二十四篇共三千五百多字,但其中阐述的为人处事之道是无穷无尽的,讲究顺其自然,谨言慎行。大学是我们由校园向社会过渡的培训班,除了要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技能。中庸强调的为人准则恰恰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当今社会依然拥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的人才不仅仅能专能研,更要学会人情事故,中庸蕴含的大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
读中庸有感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本内容由用户 ijianli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tv.com/w/48433.html